木村花走了之後。每個人都可能是加害者,因為太容易了

nafjowe

New member
木村花走了之後,一位追蹤了好幾年的落語老師在臉書上貼文,說他搜尋了自己的名字後,發現之前網路上那些對他的謾罵與攻擊都已經被刪除了。



一段短短的敘述,包含各式各樣複雜的情緒。




說到底我並不是實境節目的愛好者,總覺得,標榜著無劇本的自然表現,卻處處得受到製作單位的引導與剪接來製造衝突與挑撥太煽情,身為觀眾情緒跟著被擺明著受到人為操縱的過程,高低起伏也太累人,那都只是用實境包裝起的操作,根本就不是全然的真實,那我還不乾脆收看連續劇?


再加上台灣先前製作出的實境節目像是《分手擂台》等實在太不堪入目,內容虛假又誇張到了極致,完全一點都無法說服觀眾相信裡面的任何一個細節,漸漸的我就對實境節目失去興趣。




所以我並沒有看過《雙層公寓》。話雖如此,身在熱愛實境節目的英國,生活中還是得多少看個幾眼。


木村花原本希望透過節目推廣摔角。 圖/摘自推特
木村花原本希望透過節目推廣摔角。 圖/摘自推特


英國人對實境節目的狂熱已經出乎我的理解,從俊男美女生死鬥、家族合力挑戰任務、才藝比賽開始,大致房屋修繕、商業經營,小至邀請他人來家中聚餐,只要打開電視一定可以看到不同素人在各是主題裡互相爭執。


我比較熟悉的一個關於商業競爭的節目,要說製作單位沒有在背後控制是絕對不可能的。


不然怎麼就那麼剛好的,每週四組來賓中一定會是一組極端十足惱人與一組極端處處為善,再加上另兩組和事佬的組合。節目中穿插大量各組人馬的私下訪談,對於節目中進行的活動與對其他參與者的看法,常常是尖銳的批評,觀眾聽了他們的論說,卻不知道在鏡頭之外,播出時已經被剪掉的部分裡工作人員對他們做出什麼暗示。


而那個極端惱人的腳色,他的言談、他的行為,他的所作所為在團體中造成的衝突,就是獵奇製作方想呈現且觀眾買單的部份,吵得越兇越大聲越好,有人離席有人哭了更好,透過剪接與旁白的引導,觀眾跟著批評起節目中的參與者,甚至在節目結束後到那些人的網站上留下負面評價與批評,明明對那些人的一切認知都來自於短短幾個小時經過剪接的節目,明明現實生活中根本沒有被他們的生意服務過。


網路興起後,人們要參與活動更加容易,不管身在世界哪個角落,有了網路連接到各地都能發表意見,再加上網路的匿名性,太過容易就能將真實的自己隱藏起來後,說出的內容也變得太過容易不經思考了。



其實不管在現實生活或虛擬網路,都沒有人有資格對其他人做人身攻擊啊。


木村花長期被酸民攻擊。圖/摘自modelpress
木村花長期被酸民攻擊。圖/摘自modelpress


可以有自己的立場,也可以看不慣什麼事,但不代表就因此有權利無上限無道德的謾罵。當發表意見像吃飯喝水一樣簡單的時候,對於任何看不慣的事都能順手貼出難聽的咒罵,哪怕自己可能根本不認識對方,也根本不知道整件事的來龍去脈。


可以當下誰又會在乎這些,只是單方面將自己旺盛的情緒一股腦宣洩,彷彿攻擊他人就可以得到自己的正義,不管對方是否能承受,也不管對方有沒有必要承受這些,罵完了,得到發洩了,拍拍屁股沒事了繼續回到平凡無奇的生活,對於已經造成的傷害不再一顧,甚至全盤否認。


對於與自己立場不同的事,永遠都有討論空間,這樣不同觀點的人互相交流理解總是好的,可惜比起這樣過程,謾罵總太過簡單,情緒性話語開口就能說,不須脈絡邏輯也不用思考,好容易,為什麼不?


那些曾經留下各式謾罵後又急著刪除留言與帳號的人,至少還知道自己做錯了,讓人驚嚇的是不管多少人因為網路上的霸凌言論離開後,永遠都會有些理直氣壯的意見大聲宣誓自己並沒有錯,錯的都是無法承受的受害者。


木村花走了之後,我在網路上的一則討論中看到有人評論這件事,為無腦酸民搞不清楚現實與影視作品亂開槍,實境節目螢幕上的木村花就是真實的木村花嗎?



觀眾所接受到的就是全部木村花的面向嗎?既然其中還有極大的空間,憑什麼可以以螢幕上的訊息評價一個完整的人?



我另外想到的是八點檔連續劇,甚至先前花系列戲劇中的反派腳色演員們,他們受到的不只是網路上的謾罵,不少人分享了自己在現實生活中被人指著鼻子罵、購物被拒絕甚至被動手攻擊的經驗,如果連擺明了就是有導演有劇本的戲劇作品,都能讓人入戲成這樣,也就不難想像打著全真實為號召的實境節目參與者,會受到怎麼樣的攻擊了。


一定只有非常非常微小的一部分人在謾罵的當下是有想逼死對方的意圖的吧,絕大多數人都只當那是個隨意的發洩,寫完說完就能丟掉不須再當一回事的小動作,一點都不需要在乎,可是往往就是這樣的不經意才更是傷人。螢幕上每一個人都不是理所當然,必須要承受觀眾的情緒,身為觀眾,身為一個人,認清楚自己的行為後果、在行動前多想想是非常重要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