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的守正創新者-唐凱麟倫理思想研究3

嘻嘻1

Active member
深入探討中華民族道德生活史

馬克思說:「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這意味著人類創造歷史的過程與人類生活的過程是同步的;或者說,人類是在實際的生活過程中創造歷史的。基於這種認識,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否定道德的普遍性、永恆性和終極性。恩格斯強調:「我們拒絕想把任何道德教條當作永恆的、終極的、從此不變的倫理規律強加給我們的一切無理要求,這種要求的藉口是,道德世界也有凌駕於歷史和民族差別之上的不變的原則。相反,我們斷定,一切以往的道德論歸根到底都是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的產物。」在馬克思主義倫理學中,道德是歷史的、生活的,對它的審視和研究也必須體現歷史唯物主義視角。

中國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家普遍堅持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思想觀點,將倫理學的研究對象歸結為「道德」。唐凱麟認為:「倫理學是研究社會道德現象的科學,是一門關於道德的學問。」他同時指出:「兩千年來,倫理學作為一門專門研究道德的學問,經歷了不同的歷史階段,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在人類的思想和文化史上,它的發展始終是同道德的歷史演變分不開的。」顯而易見,唐凱麟所說的「道德」也是歷史的、生活的,並不是永恆的、終極的、不變的道德。

唐凱麟特別重視研究人類道德生活史。他擅長從紛繁複雜的人類道德生活史中探尋和發掘論證馬克思主義倫理學觀點的思想資源。早在1982年,他就發表了題為《關於剝削階級道德能否批判繼承的幾個理論問題》的文章強調:「道德的基本問題是個人同整體、個人利益同社會利益的關係問題。在人類道德發展史上,這個問題只有在無產階級的道德原則集體主義中才第一次得到了科學的解決。共產主義道德之所以成為人類歷史發展中最崇高、最革命犀利士 犀利士藥局 犀利士價格 犀利士ptt 犀利士5mg 犀利士學名藥 犀利士副作用 犀利士藥效 犀利士購買 Cialis 犀利士官網

的道德,其根本原因正在這裡。唐凱麟總是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人類道德生活和道德現象。

唐凱麟則更關注和研究中華民族道德生活史。1995年,他主持了國家社科基金計畫「中國傳統倫理的當代價值研究」。他也主編出版了由《成人與成聖-儒家倫理道德精粹》《自然與道德-道家倫理道德精粹》《無我與涅槃-佛家倫理道德精粹》三部專著組成的《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叢書》。該叢書提出了「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核心概念和基本精神的觀點,認為它是宇宙萬事萬物存在的基本條件,是協調各種社會關係的基本法則,是處理人際關係的道德準則,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文化資源與歷史依賴。

2001年,唐凱麟主編出版了《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發展史》四卷本叢書。該叢書在國內首次對中國古代、近代和現當代的愛國主義的基本特徵和主要內容作了深入系統的探討和論述,對我國各個歷史時期的愛國主義理論、行為和實踐展開了客觀的介紹與闡釋,認為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靈魂,弘揚愛國主義傳統對中華民族精神的發育和生長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愛國主義賦予了屢遭劫難的中華民族命脈相繼不絕的信心和勇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能淡化愛國精神傳承,必須加強愛國教育。

2016年出版的《中華民族道德生活史》(八卷本)叢書是唐凱麟研究中華民族道德生活史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叢書以不同歷史時期中華民族的道德生活為載體,以中華民族道德傳統的形成、發展、演變和弘揚為基本線索,分為先秦卷、秦漢卷、魏晉南北朝卷、隋唐卷、宋元卷、明清卷、近代卷、現代卷,共約350萬字。出版之後,叢書受到了學界廣泛關注,榮獲湖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

《中華民族道德生活史》是我國倫理學界的填補空白之作。它不僅彌補了我國倫理學界對中華民族道德生活史長期缺乏研究的空白,而且從歷史的角度深入系統地展現了中國道德文化傳統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特質以及中國道德價值、中國道德精神和中國道德智慧的獨特神韻、偉大意義。正如叢書所述,中華民族道德生活史是中華民族物質文化生活的集中體現,凝聚著中華民族對倫理道德的深刻認識和現實感受,反映中華民族立身處世和律己待人的哲學智慧和精神風範,是中華民族關於做人和怎樣做人以及做一個什麼樣的人才有價值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的理性思考和行為實踐的總和,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價值追求、行為準則和目標指向。

唐凱麟以馬克思主義倫理思犀利士 犀利士藥局 犀利士價格 犀利士ptt 犀利士5mg 犀利士學名藥 犀利士副作用 犀利士藥效 犀利士購買 Cialis 犀利士官網

想為指導來研究中華民族道德生活史,其目的是要將中華民族道德生活的歷史畫卷展現出來、推動當代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堅定道德文化自信以及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中華民族道德生活史學科。2022年,唐凱麟在醫院的病房裡為《新湘評論》撰寫了他的封筆之作《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不斷堅定文化自信》。他在文章中指出,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的180多年間,我國所謂古今、中西、體用、傳統與現代之爭從未間斷,其核心是如何正確認識傳統與傳統文化、如何處理和對待傳統和現代化的關係問題。現代化必須立足於自己國家和民族的文化根基,尊重文化自身發展的規律,正確處理好「本來」和「外來」、民族化和國際化的辯證關係,而這只能是一個依據時代發展需要、吸收先進國家發展的正面成果、對本國和本民族的傳統與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發展的歷史過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