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怎麼辦?中暑症狀除了頭痛還有哪些?快學台日醫師這樣抗暑

1651616

Active member
天氣炎熱、氣溫節節高升,一不小心就容易中暑。國軍士官洪仲丘於2013年受到過度操練而中暑,送醫時體溫竟高達44度,引發肝、腎衰竭、橫紋肌溶解症、全身多處器官出血等多種症狀,經搶救無效,不幸離世。不只在烈日下久曬容易中暑,常常待在冷氣房、吃冰消暑也可能反而引起中暑症狀。如果不小心中暑了該怎麼辦呢?本文整理了日本、台灣兩方醫師針對中暑的處置方式,幫助大家遠離中暑。

造成中暑的原因有哪些?

衛福部豐原醫院衛教資訊指出,中暑一詞廣泛指高溫使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衡、混亂而導致的疾病。國際間依據病態生理學,將中暑分為4種,由於譯名有不同,將以衛福部衛教資訊為準:

  1. 熱痙攣 Heat cramps
    熱痙攣是人體大量出汗後散失了鹽分以及水分,但只補充了水份,沒有補充足量的鹽分,使血中鈉離子迅速減少,導致肌肉出現疼痛、痙攣等不適,多出現於負荷量高的肌肉如腹肌、小腿等部位。

  2. 熱衰竭 Heat exhaustion
    人體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水分、鹽分流失或代謝物堆積在人體內導致,會造成頭痛、口渴、噁心、嘔吐、皮膚濕冷、臉色蒼白、脈搏降低等症狀,也有可能加重變為熱中暑。哥藥吧 威而剛 犀利士 必利勁 必利吉 樂威壯西地那非 他達拉非 伐地那非 阿瓦那非 達泊西汀

  3. 熱暈厥 Heat syncope
    長時間受到陽光直射或是處在高濕、高溫且通風不良的室內,大量出汗後導致脫水,而因為汗水難以蒸發、皮膚血管急遽擴張,使循環的血液量減少、血壓降低,讓腦部血量供給不足而造成昏厥、失去意識。

  4. 熱中暑 Heat Stroke
    熱中暑又稱中暑高熱,是最嚴重的中暑症狀,患者體溫超過40度,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器官受損,甚至造成急性肝、腎衰竭等,症狀有頭痛、減少甚至停止出汗、皮膚乾燥、皮膚溫度升高、呼吸急促、暈眩、神智不清、失去意識、痙攣、幻覺等,必須立刻送醫。

    依據衛福部豐原醫院衛教資訊,熱中暑又可分為二種:
    1. 勞力型中暑
      發生於高溫環境中從事工作、體能訓練的年輕人身上,主因是身體產熱大於散熱能力,使熱能累積。

    2. 非勞力型中暑
      發生於幼兒、年長者、慢性病患者,這些對象容易因為氣候導致的高溫,因為難以自行攝取水分、身體散熱能力不良、心血管系統脆弱、藥物副作用等因素中暑。

而澄觀中醫徐夙玲醫師表示,以中醫觀點來看,中暑可分為下列二種:

  1. 陰暑
    陰暑是指夏天避暑的方式不正確,例如從高溫處突然進入冷氣房、吃冰、冷飲等因素,使毛細孔、微血管急速收縮,造成寒氣、濕氣被閉塞在體內難以透過汗水排出,導致怕冷、發熱、頭痛、肩頸僵硬、腹痛、腹瀉、胸悶、噁心、食慾不振等症狀。
    解決方法:透過跑步等運動方式促進身體排汗。

  2. 陽暑
    除了陰暑以外,陽暑則是指我們在大太陽等高溫環境下過度、過久活動所導致的各種不適,也就是一般常說的「中暑」。


《哈佛健康雜誌》(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指出,中暑雖然可能會突然發生,但常有一些警訊症狀,包括:
  • 下腹痙攣
  • 肌肉痙攣
  • 噁心、嘔吐
  • 頭痛、暈眩
  • 身體無力虛弱
  • 大量流汗,或是出汗不足

而當中暑發生時,也可能出現以下神經症狀:

中暑怎麼辦?


依據中暑程度的不同,對於中暑患者的處置方式也有一些差異,列舉如下:

  • 熱痙攣:寬衣、移至蔭涼處搧風幫助散熱並補充水分。

  • 熱疲勞:就近送醫。

  • 熱暈厥:寬衣、移至蔭涼處搧風幫助散熱並補充水分,若無意識則叫救護車。

  • 熱中暑:寬衣、移至蔭涼處並馬上叫救護車送醫急救。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