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現代轉化的一個例子-蒙培元哲學思想研究2

嘻嘻1

Active member
獨創的「情感儒學」哲學建構

蒙培元認為:「情感是重要的,但是將情感作為真正的哲學問題來對待,作為人的存在問題來對待……成為解決人與世界關係問題的主要話題,則是儒家哲學所特有的。這裡所說的'哲學問題',不是指哲學中的某一個問題,或哲學中的一個分支(比如美學或倫理學),而是指哲學的核心問題或整個哲學的問題。”為此,他發表了一系列論著,特別是論文《李退溪的情感哲學》(1988年)、《論中國傳統的情感哲學》(1994年)、《中國的情感哲學及其現代意義》(1995年)、《中國哲學中的情感問題》(2000年)、《漫談情感哲學》(2001年)、《情感與理性》(2001年)、《中國情感哲學的現代發展》(2002年)、《人是情感的存在——儒家哲學再詮釋》(2003年)、《理性與情感-重讀《貞元六書》《南渡集》(2007年)、《中國哲學中的情感理性》(2008年必利吉臺南 必利吉臺灣 必利吉臺中 必利吉臺北 必利吉高雄 必利吉藥局必利吉 p force 藥 局 必利吉 p-force 必利吉假藥 必利吉價格 必利吉價錢 必利吉心得 必利吉購買 必利吉哪里買ptt 必利吉p-force藥局 必利吉評價 必利吉p-force 必利吉 使用 方法

)、《情感與自由-蒙培元先生訪談錄》(2017年);出版了專著《情感與理性》(2002年)。

  一、情感的存在論意義

儘管蒙培元說“所謂情感哲學,是說它一直很重視人的情感體驗”,但實際上他是將情感作為“存在”(Being)問題來看待的,這不僅限於“人的存在”或“心靈的存在”,而且指宇宙萬物的存在。因此,他的情感論本質上是一種「情感存在論」。

1.情感與人的存在。這方面的代表作即論文《人是情感的存在》。蒙培元指出,「儒家哲學是一種情感哲學,情感(特別是道德情感)被視為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必須「把情感放在人的存在問題的重要地位甚至中心地位,捨此不能討論人的問題。換句話說,對於人的存在而言,情感具有基本的性質,情感就是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稱儒家哲學為情感哲學或情感型哲學」。

蒙培元指出:「我們發現,情感是全部儒學理論的基本組成部分,甚至是儒學理論的出發點。透過對情感與意志、慾望、知識,特別是情感與理性的關係問題的探討,我們發現,所謂意志、慾望、知識等,都與情感有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情感需要、情感內容決定的。這也就是說,儒家將情感與意志結合起來,結果發展出'情意'哲學;儒家又將情感與認識結合起來,以情感為其認識的動力與內容,結果發展出'情知'之學。”

在蒙培元看來,不僅道德與宗教的善、藝術的美,科學的真,本質上都是情感問題。他透過對康德情感觀念的批判而指出:「如果中國傳統哲學只是主張感性情感,僅在經驗心理學的層面,那當然是錯的。正好相反,中國傳統哲學所提倡的,是美學的、倫理的、宗教的高級情感。」這是因為:「認識、意誌同情感都有聯繫,德性之知和道德意志歸根到底是由情感決定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將儒家哲學稱之為情感哲學。」並指出:「情感哲學說到底是價值哲學,情感需要是價值之源,情感態度是價值選擇的重要尺度,情感評價是價值評價的重要依據。任何價值哲學都離不開主體的情感因素,包括真理價值與科學價值。”

但蒙培元不否認感性情感、心理情感、自然情感,而是極為重視生活經驗中的這種「真情實感」。他說:“孔子作為儒家創始人,特別看重人的'真情實感',認為這是人的最本真的存在。所謂'真情',就是發自內心的最原始最真實的自然情感;所謂'實感',就是來自生命存在本身的真實而無任何虛幻的自我感知和感受。…'真情實感'是人所本有的,也是人所特有的,是最原始的,又是最有價值意義的,人的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即由此而來”“孔子的'仁學'是建立在倫理之上的,而倫理是建立在個人的'真情實感'之上的。對此,孟子進行了充分發揮,論證了心理情感如何是'仁'的基礎”“只要出於'真情實感',就是有意義有價值的,也是最真實的”“這是一切道德的基礎”。

有別於牟宗三的「心可上下其說」之論,蒙培元提出「情可上下其說」的命題。他說:「情可以上下其說,既有理性化的道德情感,又有感性化的個人私情。」往下說,情感是生活的「真情實感」;往上說,情感是具有形而上學本體論意義的「超越情感」。這種“上下其說”,蒙培元以儒學的三個關鍵字來概括情感的三個層次:“誠”是“真情實感”,“仁”是“道德情感”“理性情感”,“樂」是「超越情感」。

2.情感與存在論的觀念。實際上,蒙培元所講的“情感”遠不僅僅是形下學的範疇,也是形而上學、存在論層級的問題;並且,這種存在論不只是傳統的“本體論”,還蘊含著當代「存在論」的意味。為此,他對「存在論」與「本體論」是有所區分的,例如他說,「人的主體意識和觀念,便具有本體論與存在論的意義」;專著《情感與理性》“最大特點是,不是從所謂本體論、知識論的立場研究儒家哲學,而是從『存在論』的觀點研究儒家哲學」。

這就是說,蒙培元所說的“情感的存在”,不僅指人的存在,而且指宇宙的存在、天地萬物的存在。他說:「人與萬物是一個和諧的生命整體或共同體,人與萬物不分貴賤,'渾然一體',這是存在論的'一體'。」這種「存在」乃是人與自然的“共在」。因此,他在評論海德格爾和老子的存在論時指出“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內在的,不是外在的”,並指出朱子學說“從根本上說是存在論的,就因為其學說的基點是天人合一論的,人與自然是必利吉臺南 必利吉臺灣 必利吉臺中 必利吉臺北 必利吉高雄 必利吉藥局必利吉 p force 藥 局 必利吉 p-force 必利吉假藥 必利吉價格 必利吉價錢 必利吉心得 必利吉購買 必利吉哪里買ptt 必利吉p-force藥局 必利吉評價 必利吉p-force 必利吉 使用 方法

一體的」。

因此,蒙培元指出:「從存在論上說,儒家無不承認人的生命(包括心性)皆來自天,這是一個基本的前提。」《週易》「天地之大德曰生」的「 '生'正是天地自然界的根本的價值之所在,不只是具有價值論的意義,而且具有存在論的意義”,宋儒的“'天地生物之心'是對'生理'的目的性的一種表述,基本上就是存在論的說法」。

由此,蒙培元所詮釋的儒家「性情」論或「情性」論,歸根到底乃是「情感存在論」。他指出:「真正說來,性只能從情上見,從『動』與『發』上見,這才是存在論的。…就性之作為性而言,只能在人的生命出現之後,而且只能從人的生命活動,特別是情感活動而得到說明。總之,性不可'言',亦不可'見',若要言性見性,只能從性之'發'與性之'用'上見,也就是只能從情上見,因為性是透過情而實現的,由情而證明其存在的。」總之,「儒家的『情理』之學是一個大題目,能代表儒學的基本精神。它實質上是一種價值理性學說,既有存在論的基礎(情感就是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又有深厚的人文精神」。
 
頂部